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短篇小说 > 青春校园

戏台

作者: 豫州小村 来源:新概念作文网 日期:2016-03-04点击:
  
  题记:有时我想给自己写列传,但无非是“明年,无事”,“又明年,无事”之类的话,通篇只有一句不是废话:“吴世仁者,秣源人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秣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过了稍微高一点儿的县医院,转过几条杂乱无章的街道,就能看到一个小型建筑群。大门口的牌楼上横着几个大字——秣源县中学。整个县城都是这格调,灰白旳矮楼,顶上伸出台子晾几床被子——就连县中也不列外。唯一奇怪的是,有时县中门口会多出一堆色彩及其鲜艳的花盆,摆成一个优雅的弧形。
 
  记得我当时就是这样走进去的——先看看校门口有没有花。好,没有。今天没有领导来——我真搞不懂市里的领导为什么隔三差五地跑到学校来。然而事实证明只是我来得太早了。不一会儿就有人把那堆永不凋谢的花盆摆成了一个优雅的弧形。好吧,今天又有领导来。于是我就旁若无人地进了自己的教室。
 
  就是在这么个小地方,发生了迄今为止我最尴尬的事。
 
  周一,是学生们痛苦的一天,也无非是因为周末刚结束,又要上学、交租子。这一大早还偏偏要跑到操场听个什么报告,也不过是训导主任讲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末了,几位老师再动员一下,就没别的话了。我常常想,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现实也是这么回事,很快“之乎者也”、“tan,sin,cos”之类的诵经声就淹没了“报告”的痕迹。谁敢说县中读书不厉害?
 
  这时候,班主任韦老师就站在后面,也并不会说什么。
 
  有些学生很喜欢他。尽管也不是多久以前的事,但这位老师大有私塾先生的作风。虽说没有到满口文言的地步,但感觉上也差不多,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出口成章。他瘦高个子,一副圆框眼镜,蓄着点胡子,脸似陈栆,不自然地透着一股威严;黑大衣,双手多数时候是背在身后的,却是极挺拔的。我想知道,那些学生认为他相当不错是不是因为他喜欢说平等对待学生之类的话。我认为,这平等是绝对做不到的。像对我和我们班某学习优秀的同学,凭什么我得“良”她得“优”?他也许永远不会知道,这位优秀的同学那次明明抄我作业的。说真的,我也就那次认真写了他的语文作业。好多年之后我才发现,那些喜欢他的同学大多就是我们所谓的“政客”,协助他统治着我们。
 
  看官,也许你们还记得中学的班主任总爱韶个几句。我说的尴尬之事就与此有关。县中每周一除了一早大操场的报告,晚上放学前还有班会。那天放学前,班主任在台上高谈阔论,我在台下赶作业。当他说到“对待成绩差、成绩好,纪律差、纪律好的同学,我一视同仁”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想笑,也就猛然笑了出来。然而其他竟没有一个人笑,我便倒了霉了。四面八方的眼睛转向了我,加上台上,还有“四只”。我连作业都没来得及收拾,只好被他们的“上帝视角”尽收眼底。处罚并不重,但台上的班主任总算头一次认识了我,就像一个瓶子被贴了什么标签。
 
  不过我根本不怕,也不担心我的“名誉”问题,因为我并没有什么好名声,也并没有什么坏名声。作业得“良”甚至更差的人一抓一大把。
 
  但我心中还是不爽的。从此我就暗地里叫班主任“君子”。现在想来还挺后悔的,毕竟班主任没有把我怎么样。还有那“平等对待”云云,他似乎再没说过,或者是我没听到罢了。
 
  我们班真正认识我的同学,恐怕只有子虚先生和胡老爷了。其他的只不过是那些“吴世仁啊,原来十七班的”这种,再无然后。
 
  子虚先生大名林子旭,仅是十七班的小人物。此人很奇怪,平常极少与人说话,但记人名就记得特牢。我自然是认识他的,因为他天天要收我的作业。后来,我回过一次秣源,去到县中,也只有他与我打了招呼,聊了几句。但当年我们也不怎么讲话。那时,组长是抽签抽中的,主要任务是收“租子”,一般称之为“屯长”,身份着实不比那些叱咤风云的“政客”;但到了要紧时,连“政客”也得对“屯长”叫爷爷喊奶奶。同班的人有的认为他很傲,因为他并非本地人,他自己说是上海的,就觉得他有地域上的优越感,就有人考据说他其实是吴江乡下的,不知怎么的便有了“子虚先生”的诨名。
 
  而胡老爷就不同了,他是个当地土豪,据说家有良田万顷,为人慷慨大方,虽不是什么“屯长”、“政客”,却是在年级里都闻名的。曾经,我们是铁哥们,尽管如此,并没有多少人认识我。不过没多久,我就失去了这个朋友。仅仅是因为什么“真”、“假”的问题,吵的不可开交。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后来,由于生气,我干脆不叫他什么“老爷”,直接改称“秦二世”了。唉,人家毕竟是土豪,从不缺朋友,也不和我计较这些。渐渐地,这不快的事也就淡了。
 
  县中放假前,照例要搞个联欢。极小的水泥操场,给划出一小片区域,说这就是联欢会的戏台。操场又比晨会时小了不少,而表演又是大家喜欢看的东西,自然没什么人像晨会时赖在教室里不出来,所以戏台周边的位置是非常紧俏的,不少人只得挤在楼上走廊里远观。但我觉得,在楼下看的效果与楼上是无法比拟的,不仅因为距离产生美,而是因为楼上的全是“平民”,可以自由评说。
 
  有一次,经过与“政客”们的艰难交涉,我终于获得了演一个士兵的机会。“很简单,”导演说“你们几个先上台,做做样子,士兵什么样你们都懂吧?嗯,你,听到击掌声倒下;你们把他拖下去……”我和几个同学在台上也照此演了,但被拖下去后就立即被挤到人群后面,只听见台上响着击掌声。由于没有看过剧本,连我们自己参演的剧都把我们绕住了。于是只好奔到楼上,可惜我们班的节目恰好结束。
 
  这也是我在秣源县中的最后一天。放学后,大家有的回家,有的结伴去玩。但我回家也没饭吃,他们总是忙,最近是搬家的事,工作的事,我其时还不会做饭。
 
  那就去食堂吧。相比以往,食堂显得冷清;但也并不冷清,那只是我的感觉。队伍还是很长,我都不高兴排了。于是,我就从人群中移到窗口处,学习某些同学“守株待兔”。等哪个人一不注意,我就蹿进去,到时生米煮成熟饭,他也无可奈何了。正当我要得逞的时候,身后响起一个尖细的声音:“插队?有没有素质啊?小心…”后面几个字模糊不清,叠加在吵吵嚷嚷匆匆忙忙的人声上。我一惊,若无其事地排到了队尾。不过很快有人接了我的班,一条队伍简直有几条队粗。临到我了,食堂大妈敲起了勺子:“别排了,别排了,没菜了。”
 
  WC,我冲着窗口吼。其实,这是想象,实情仅是我的喉结在喉咙里剧烈滑动了几下。这真是我在秣源县中最有存在感的一天,我想。
 
  在那之后,我就离开了秣源,那里的人、那里的景越来越远。秣源很小,现在,这个名字可能已不复存在。我对它的记忆也仅仅是些碎片,拾起来,多少有些怅然。但它还存在着,就像那个戏台。
关注公众号

17作文,致力于推广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新概念作文理念,实时更新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动态。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

榜单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