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荟萃 > 百家杂谈

慈善

作者: VictorShalomChen 来源:新概念作文网 日期:2017-12-28点击:
  
  序言
 
  “慈善”一词,最早来自西方社会,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他的解释为:“一种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由捐赠人提供财产并由它自己的职员进行管理,以其收入服务于对社会有益的目的。”而在中国现代汉语辞典中对于慈善事业的解释为:“私人或社团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或宗教观念,对贫困者或灾民进行金钱、实物捐助的社会救济活动。慈善事业对接济贫困、提倡互助互爱、维护社会稳定起一定作用,现成为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对这些解释,我不置可否,却又觉得心中有一股气无所是从,于是,写下此文。这篇文章分成两个主题,一是当下的慈善,二是我所期望的慈善。
 
  一
 
  当今社会,对于慈善的接受度大相近庭,表面上接受,实际上,人们对于慈善有着一种近似本能的提防,或许是因为不断地有负面的新闻爆出,又或许是因为人们无法完全信任他人,总之,当今社会的社会慈善机构陷入了一个类似政治正确(PoliticalCorrectness)的怪圈。比如说,一家公司通过向孩子售卖暴力血腥游戏赚取了五百万的利润,人们会把你放在时代杂志的扉页,但是如果你从帮助非洲孩子消除疟疾的事业里获得了十万的利润,人们会口诛笔伐你,把你当做社会的吸血鬼。类似的逻辑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这样的逻辑的确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也是慈善组织寸步难行的原因,据一项统计显示,成立与1995年的非盈利组织,运营到现在市值超过500万美金的组织仅有144家,而那些盈利组织,市值超过五百万美金的则达到了四万家。非盈利组织没有与盈利组织竞争市场的能力,他们甚至都没有资格进入资本的市场,那他们自然无法在资本的社会里生存。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来自我们,来自一些根深蒂固却又荒谬不堪的思想。
 
  我们对于慈善没有耐心,对于慈善组织没有耐心,投资者可以容许亚马逊在开始的5年零盈利,但投资者无法接受他们投给慈善组织的钱六年都没有看到效果,人们都希望自己交给慈善组织的每一分钱都可以达到那些穷苦的人手上,都能切切实实的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然而,一旦一家慈善组织说他们会用这些钱的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十去做公司的推广和管理,人们就会难以接受,但是一家公司想要发展,这些都是必须的,哪怕作为一个慈善组织,他们也要在这个资本社会里面生存,壮大。这些思想限制了慈善组织的发展,也让慈善组织陷入了这个逻辑上的怪圈。实际上,如果慈善组织可以通过这百分之四十的资金来让自己的影响力扩大,能覆盖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个小的慈善组织可以筹到100元,尽管他只用百分之五的筹款来扩张,但是他能提供的也仅仅是95元,相反,一家大型慈善组织可以筹到1000甚至10000,哪怕他利用其中的百分之四十来做推广和经营,他也可以捐出900元或是9000元。去问问那些不幸的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会选择哪一个?慈善就像是一块饼图,如果这个社会可以允许慈善把这个饼扩大,为什么要在乎这百分之五还是四十的支出?他的影响力,他的覆盖面,他对于一个社会的价值,都是这百分之四十的数字无法衡量的。
 
  这个社会给予慈善太多定义和圈套,慈善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类似转账的公司,把从一个社会的钱转移到另一个社会,这显然不是慈善,这是最低级的搬运,慈善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是能够带动整个社会的资源,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社会观念上的资源。而这些,都需要一个拥有影响力和实力的慈善企业来完成。因为慈善永远不是一个人的善举,慈善是一个社会的觉醒,是一个社会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而无论是人,或是企业,都只不过是个载体。
 
  二
 
  我对慈善事业有过很多不同角度的接触,也参与过许多慈善名义的社会活动,包括他人安排的以及自己组织的。我对于慈善的观念也在一次次的亲力亲为中,逐渐的开始成型,最终落定。
 
  慈善永远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如果有人问我对慈善的理解,这将会是,并永远是我想到的第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单方面的去思考如何帮助他人,也不能单方面的做出善举,这些,往往是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TOM’s,是一家有名的做鞋的公司,他们在几年前宣布了一项慈善行动:你每买一双鞋,我们就送一双鞋给非洲的难民。这听起来着实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但也仅限于听起来,实际上,这些鞋并不能真正改变那些非洲落后地区的社会状况,那些童工还是要去工厂里冒着生命危险赚取微薄的利益,只不过穿上了一双新鞋。并且,这些鞋是在东南亚的血汗工厂里面生产的,大量的成品鞋涌入非洲市场,让当地做鞋的工厂处境变得更加艰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单方面慈善的例子。
 
  今年夏天,我也参与了一项单方面的慈善活动,我在贵州的一个夏令营里和十几个孩子吃住在一起,教她们唱歌,教她们演说的技巧,然而,这些技巧又能帮到他们多少?这些技巧不能让他们走出大山,不能让他们搬离摇摇欲坠的违章建筑,更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和她们结交的友谊固然可贵,但是这些友谊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追根到底,这是因为我不了解她们,我不了解,也没有尝试去了解她们的处境,她们迫切需要的东西,我们只是在把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塞给他们。这是最可悲的,我们以为我们帮到了忙,却并非如此。
 
  我开始自己着手组织一次公益的活动,我们计划了一个关于苗绣的艺术展,展出贵州当地绣娘的作品并把所得的善款系数交给那些创作的绣娘。我们开启了一个众筹项目来筹集我们开画展需要的资金,在这一过程中,我被不少人质疑过,为什么不直接把众筹来的钱捐给山区,为什么还要办这样一个画展,办画展能筹到更多的钱吗?类似的问题铺天盖地的向我袭来,以至于我开始怀疑我自己的动机,最终,在一次TED的演讲中,我找到了我的答案。“如果你去问那些穷人,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都会回答你,我没有钱,我需要钱。但是实际上,他们需要的是机会,他们被自己的社会局限性这团黑雾所困住,误解,曲解都在这些黑雾里面产生,以至于他们被主流社会所抛弃,他们需要的是一次被意识到的机会,需要一次走到聚光灯下,被人们重新认识并了解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则是一次捐款所无法做到的。我们提供的是一次机会,是一个舞台,是一盏聚光灯,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摆脱命运的束缚,这样的慈善,才能被称作是一次合格的有意义的慈善。
关注公众号

17作文,致力于推广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新概念作文理念,实时更新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动态。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

榜单点击排行